袁枚看见原文_翻译_赏析

《所见》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五言绝句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林间牧童天真快乐的画面,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。 下面就和少儿网小编一起欣赏这首古诗吧。

袁枚《所见》原文_译文_赏析

《我所看到的》原文

清代:袁枚

牧童骑牛,歌声震林。

他想要抓住那只鸣叫的蝉,却突然闭上了嘴站了起来。

翻译和注释

翻译

牧童骑在牛背上,嘹亮的歌声在森林中回荡。

蝉突然想捕捉树上的歌声,于是他立即停止了歌声,静静地站在树旁。

评论

①牧童:指放牛的孩子。

②震:振荡; 混响。 可见牧童的歌声嘹亮。

③林岳(yuè):指路旁成荫的树。

④欲:想要。

⑤捕获:捕获。

⑥鸣:呼唤。

⑦立:站立。

欣赏

这首诗的第一行平淡无痕。 第二句的音调突然升高,旋律突然加快,形成高潮。 一两句描写了小牧童天真活泼、无忧无虑、可爱的样子和快乐的心情。 “骑”字直接描述了牧童的姿态,“震”字则间接指出了牧童的心情。 通过“骑”和“振”两个动词,将牧童悠闲、无忧无虑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。 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,他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“悲伤”二字。 正是因为心中的喜悦,我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,甚至达到了停云“震动森林”的地步。

三四句依然继续描述着表情。 第三句是过渡和姿态。 描写牧童的心理活动,解释了他“闭嘴”的原因,也是全诗的转折点。 第四句急转直下,如千尺瀑布坠入深潭,又戛然而止。 “突然”二字形象地表达了牧童发现树上蝉鸣时的惊讶和警惕。 “突然”发生了变化:从有声到寂静,从行走到停止。 小牧童闭上嘴,凝视蝉鸣的那一刻,充满了韵味。 “靠近”和“站立”两个动词,生动地描绘了这个牧童的天真神态和童趣机智。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捕捉小牧童瞬间的表现,生动地描绘了小牧童聪明的特点,让人感受到小牧童的纯真、可爱。

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。 诗人在诗中歌颂了小牧童的童真生活。 诗人首先写小牧童的动作,他高高地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,是多么的轻松自在; 然后写小牧童的动作,屏住呼吸看着蝉鸣的表情,显得特别专注。 “沉默会说话”。 这种由动到静的变化,写得既突然又自然,将小牧童纯真、好玩、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。 正是在这种跌宕起伏中,这首诗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。 这首诗的语言清清楚楚,朴实无华,十分地道。 至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小牧童如何捉住蝉,捉到与否,诗人没有写出来,留给读者去体会、遐想、思考。

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,直接表达了生活的感受。 看似悠然自得,实则抒发情感。 同时,这首诗无视节奏,活泼自由,语言简洁明快,形象自然生动。 纵观全诗,其所描绘的平和、宁静、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,以及活泼、自在、天真烂漫的牧童形象,抒发了诗人的“真性情”。 诗人曾说过:“诗人不应该失去一颗赤子之心。” 不用说,这首诗所描绘和描绘的正是诗人一生所追求的境界,也是他一再强调的“真性情”。